首页 长征文化

红军长征在会理长征故事

2020-08-16 从头越 文化长征 浏览1452

1、悠悠彝汉情
1989年夏,原会理县通安区区公所收到一份来信,红军长征干部王平水将军委托寻找当年长征时在会理分手的长征挚友,原红军干部团三营八连指导员孔开先的下落。当地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揭开了一段感人故事:
在红军抢渡金沙江的战斗中,时任干部团第三营八连指导员的孔开先部队担负着抢占渡口的任务。当天夜里,他率领部队急行军,突然出现在皎平渡口的守敌面前,一举歼灭了敌人,完成了抢占渡口的任务。第二天清晨,敌人一个团的兵力扑向皎平渡,妄图夺回渡口。孔开先又率部队在离渡口十多华里的山上和敌人交战,把敌人击溃。不幸的是,在这次战斗中,年仅24岁的孔开先双腿负了重伤,由于部队要继续北上,不得不把他留在通安镇附近养伤。


5名红军战士抬着孔开先同志,在离通安镇东约三华里的坝心村敲开了彝族老乡赵国友的家门,当红军说明来意后,这位彝家小伙子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打扫,整理出一间屋子,找来床板,铺好被褥,留下了孔开先。
红军北上走后,赵国友搬进孔开先居住的屋子,每天为他喂水、喂饭,并用彝族人接待贵客要杀生的最高礼仪,把自己家唯一的一只鸡杀了给孔开先补养身体。几天时间,两人相处融洽,亲如兄弟。但由于当时环境恶劣,缺医少药,孔开先同志在受伤后的第13天不幸牺牲了。临死以前,他紧紧握住赵国友的手说:“老乡,你太好了,是你精心照顾,才使我多活了十三天。”
红军队伍已经远去,地方反动势力卷土重来。为保护好开先同志的遗体,赵国友忍着悲痛,邀请了邻村的三个亲朋好友,在当天晚上悄悄把烈士掩埋在了自家屋后的小山包上。

2、一块行军灶残片


在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陈列着一块像盾牌样的铁片,重2.64千克,这是红军使用过的行军灶残片,也是红军坚定信念的象征,更是埋藏在刘盛忠心底的军民情结。
刘盛忠家住会理县外北乡光荣队,红军到他家时,他还是个孩子,但他永远忘不了刘开国排长。
那年,中央红军大部队陆续到达外北乡,有的继续前进,有的住进了百姓家。排长刘开国带着一个排的战士住进了刘盛忠家,一进门,战士就说:“不要怕,我们是红军,是来帮穷苦人的。”排长刘开国也说:“老板,我们在你家住几天就走,我们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借你们的东西,也一定要还,这是我们的纪律。”说完和刘盛忠的父亲寒暄起来,得知刘盛忠的父亲名叫刘开胜,比他小,于是认作兄弟,还让刘盛忠称他大伯。
下午,红军向刘盛忠的父亲要了一碗酸菜,硬是要给钱,他父怎么也不要,红军只得送了两碗粥作为报酬。
之后,排长还经常邀请刘盛忠一家和他们吃饭,带刘盛忠出去玩,教他认字,刘盛忠看到行军灶觉得很好奇,排长就告诉他行军灶是由不同形状的铁片组成,煮饭时组装起来,行军时,就拆成一块一块的,背着走。刘盛忠觉得刘开国特别亲近,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每天跟前跟后,看他们训练,看他们洗衣扫地,最喜欢的就是看他们用行军灶烧水做饭。
红军在外北期间,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政治主张,动员群众组织成立了贫农团,开展了广泛的打富济贫斗争,号召群众“打倒军阀刘文辉,北上抗日! "、"打土豪,分田地!"还鼓励青年参加红军, 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战士们总是热心帮助老百姓,老百姓也喜欢他们,大家关系融洽,相处如同家人。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国民党派出侦察机从昆明出发,对会理进行侦查和轰炸,范围极广,外北也在内。
连续几天,敌机都在轰炸,吓坏了老百姓。战士们告诉者百姓,敌机来时,要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收了,不能烧火,不能站在空旷的地方向上看,更不能到处乱跑,一定要隐蔽起来。就这样,红军一旦发现有敌机,就马上喊:“乡亲们,敌机来了,赶快隐蔽!"老百姓毫不含糊,马上隐蔽起来。
这天,红军正在用行军灶煮饭,敌机又来了,而且飞得比前几天低,还一直在天空盘旋。排长和战士们赶快疏散群众,组织大家到附近的山洞隐蔽。混乱中,刘盛忠和父亲走散了,他离人群越来越远。就在此时,排长发现了掉队的刘盛忠,于是几大步冲到人群末尾,一把抓起刘盛忠的小胳膊,向后一揽,把他背在了背上,拔腿就跑。他们刚到山洞,只听“轰——” 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刘盛忠吓得大哭,紧紧地抱住排长。
敌机飞走后,村子恢复了平静,老百姓回来了,战士们也回来了。不过,这颗炸弹却把那口行军灶的一块铁片炸坏了。
第二天,排长找到刘盛忠的父亲,把炸坏的那块行军灶残片给了他,坚定地说:“大兄弟,要是你不嫌弃,就把它留作纪念,看!见它就像看见我们红军一样,要坚决和国民党斗争到底!其余3块还是好的,我们带在路上继续使用。”说完就走了,这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每当想起刘开国排长,想起红军战士,想起那段往事,刘盛忠的父亲和他就会把这块锈迹班班的铁片拿出来,摸摸、看,他们永远忘记不了刘开国排长,也忘记不了那段往事,更忘不了那段军民情结。
为为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传统,刘盛忠把这块珍藏了多年的行军灶残片交给会理县文物管理所妥善保存,现在陈列在纪念馆展厅里,让更多人来瞻仰,来缅怀,也让更多人从这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里,深刻地感受中华儿女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献身的伟大精神。

3、一瓢水
五月的金沙江沿岸,天气像蒸笼一样闷热。一队打前站的红军战士向新堡子(今新发镇)前进。他们翻过一座座大山,个个渴得喉咙冒烟。可是到处找不到水喝。走到山坳中,忽然发现一间茅屋,战士们就想走过去找点水喝。
茅屋里住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娘,丈夫上山做农活去了。当老大娘知道找水喝的是穷苦人日夜盼望的红军后,就急忙去动手生火烧水。红军战士连忙阻拦说:“谢谢你,老大娘。我们要赶路,喝点冷水就行了。”老大娘听了,只好带着歉意去给红军舀水。可她走到水缸边一瞧,愣住了,原来只有一瓢水了。一瓢水怎么够几十个人喝呢?去背吧,又要往返很长的路,这不耽误红军赶路吗?她真有点为难。红军战士们看出了老大娘的心思,就表示到前边去喝。老大娘一把拉住红军战士说:“前面走老远都找不到水,还是在这里喝点吧。”
按理说,一瓢水连一个人都不够喝的,可是这瓢水却一直没喝完。第一个带头喝水的是一位背手枪的红军,他背过身去,好像要喝个够似的,其实只把嘴唇在水里轻轻润湿了一下,便让给另一个战士。这个战士也和第一位一样,湿了一下嘴唇又让给了下一位。结果几十个人都喝遍了,瓢里还剩很多水。老大娘看在眼里,感动地说:“红军真是好啊!喝点冷水都你推我让。要是国民党的兵,早就把瓢都抢烂了。”

4、长征归来又种树
5月的会理,一年中最热。1935年中央红军在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也在这炎热的季节。在今天耀眼的阳光下,记者眼前展开的,是一幅多彩的画卷:翠绿的石榴树,银白的烤烟膜,草坡上的黑山羊……
“会理农民靠天靠地靠自己,人均收入已有3060元。”站在会理会议遗址前,县委书记雷广智为“船城”自豪。
一片松林、几块石头,会理城郊铁厂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坡,却在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35年5月12日,党中央在此召开了入川后的第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红军继续北上的方针。70年后的今天,会理人民的生活和谐而富足。雷书记脱口而出的数据足以印证:“会理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石榴年产量6000万公斤,居国内产区之首;常年烤烟产量45万到50万担,全省第一。”
通安区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达到的第一个集镇,提到老红军杨文早,海潮乡村民无人不知晓。“感谢他,不仅留下了革命种子,还留下了致富种子。”
1935年加入红军的杨文早,解放后回到故乡会理,开始他人生的另一壮举——种树。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8年去世,他年复一年,种树20多万株。我们找到了他的大女儿杨永芝。
石板沟村,杨家的果园满是挂果的石榴树。“父亲天天挖坑、挑水、育苗,是村里最早种石榴的人。”说起父亲,今年59岁的杨永芝,仿佛又回到过去。“县里让他进城工作,他硬是不肯,说红军不怕苦,要在农村自力更生。”老红军的心愿,在下一代得以实现:杨永芝家的500多株石榴,年年丰收,去年赚了7000多元;今年,又新种了2亩烤烟,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小时候常听杨爷爷讲红军的故事,后来得到了杨爷爷送的石榴苗,如今已是海潮乡石榴协会副会长的郑洪勋,不仅自家种了1100多株石榴,还为周围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去年,全乡石榴卖了1400万元,收入超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最高的“石榴王”汪国汉,100亩石榴年收入40万元,在凉山州也是冠军。
专家点评
杜受祜(省社科院副院长、农业经济专家)
红军在会理种下的种子已经生根结果。会理县发挥自然地理、气候、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烤烟、石榴等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奠定了产业基础。特色就是个性,就是比较优势,就是市场竞争力。谁抓住了特色,发挥了比较优势,就为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安上的引擎。会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2005年05月29《四川日报》,原文“石榴花开的地方”)